最近疯狂动物城很火,今天读到了篇影评,讲职场女性、独立和偏见,写的很深入,这个话题在生活中很少去提及,读完自己也有点想法。

它的可怕之处在于让宿主看不清真正的自己,甚至自己都不自知,是一个典型的社会产物。人们从来都拿自己的际遇站队,而其中大多都未曾有机会去到天平另一端,那里的滋味如何更是无从说起。它已经混在社会的自私基因中,没人说起,却又分分钟以刺眼的姿态出现。

记得 《沉默的代价》 吗?它讲人类群体性的自私,也是一种更广义的偏见。

起初他們抓了所有的共產黨人;
我沒有出聲,
因為我不是共產黨人。
接著他們抓了所有的猶太人;
我沒有出聲,
因為我不是猶太人。
然後他們抓了所有的工會骨幹;
我沒有出聲,
因為我不是工會骨幹。
後來他們抓了所有的天主教徒;
我沒有出聲,
因為我屬於新教。
最後他們來抓我;
到那時候,
已經沒有剩下能出聲講話的人了。

性别歧视、生理歧视、猎奇心理都属偏见,拿我自己来说,我发现了自己有猎奇心理,来源于好奇。它出现时我自己压根毫无感知,事后想想才觉得自己表现很异常。比如看到一些没怎么接触过的人(和尚、同性恋、外国人、有明显残疾的人),自己的猎奇心理控制不住,会去观察,即使我的内心拒绝对人的过度观察。

想要走出倾斜的世界,观察可以有,但不应该是猎奇的衍生,如果第一次接触的出发点就定在猎奇上,这次接触在你眼里的走向很有可能是自己下意识的杜撰而非客观事实。拿陈冠希来说,艳照门之前我对他的了解仅限于几部电影中的出色演出,之后被媒体刷为乱交、贵圈真乱、流出、张柏芝 等,这个印象一直持续到一篇来自 SHOWstudio采访,作为事件起因的陈冠希讲述了事件发生后媒体、朋友、政府、家人都做了些什么,以及自己对事件的看法。看完以后我不免有些路转粉,他对传统文化中保守的理解,对青年文化的理解,对自我的挖掘,都是很有借鉴意义的。特别是一路走来,从短时间内获得了一切的富二代一线明星到艳照门曝光被迫退出演艺圈再到成功转型创作者复出演艺圈,都展示出对自己人生、事业的态度和信心。我想对他的偏见已经消失了,那么这个偏见是哪里来的呢?

  1. 对他不了解,但他属于贵圈
  2. 对贵圈不了解,但贵圈有很多 ** 方面的新闻
  3. 既然他属于贵圈,那么肯定有这方面的大环境属性(偏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class Guiquan(object):

sexual_life = 'chaos'
mind = 'selfish'
drug = True
interest = ['power', 'money', 'sex', 'drug', 'fame']

appearance = 50
talent = 50
ambition = 50
wealth = 50

def __init__(self, name, appearance, talent, ambition, wealth):
self.name = name
self.appearance = appearance
self.talent = talent
self.ambition = ambition
self.wealth = wealth


ec = Guiquan('Edison Chen', 90, 90, 90, 90)

# 然而很多人下面就不看了,没兴趣看因为不够爆
ec.mind = ['western', 'logical', 'revolution']
ec.interests = ['sex', 'youth culture', 'design', 'personal_life']

这个例子对我很有思考意义,我的猎奇心理成功被媒体给爆点引导过去,而没有去深究下面很多东西。现在的快餐文化让人们的兴趣停留时间急剧缩短,只有引爆眼球的才能出位,然而对于观众来讲是汲取不到什么营养的,同样猛灌鸡汤的一些大 V/ 公众号的运营也大多参考了这种消费心理,可以迅速获粉。

那么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 增长见识
    • 读书
    • 和更多类型 / 身份 / 处境的人交流
    • 挖掘一些肉眼看得见或者看不见的东西
  • 主动尝试走出舒适区,给自己一试的勇气
    • 舒适区这个东西,跟海绵是一个道理,你不突破它,它就不断吸水巩固自己,最终重到把人死死包围,再也推不开,那个时候再想走出去的话已经难上加难了,每一拳挥上去都被惰性扯掉 50% 的力道,再被海绵卸去 30% 的锋利,余力被完整地反弹回来。
  • 坚持用自己的知识去做判断,全面考虑后做出决定,相信自己的判断
  • 尝试从多个角度看问题
  • 写博客把自己的思路记下来,或许对别人有益呢

我在学校里就很喜欢记一些想法,和顾灵通、赵潇潇、周小迪他们相互交换周记来看,想想觉得十分有趣,偶尔翻翻彼时的心思,虽然幼稚,但还是很喜欢那样的自己和大家的。有时甚至入了迷,仿佛在看另外一个人的笔记一样。建这个博客的初衷也是为了让自己养成记录的习惯,不让自己受困温水之中,去认识一些喜欢记录想法的朋友,去更多地认识自己,过好生活。

写了这么多,不知不觉已经很晚了,外面是三月清冷明亮的夜,都说上海没有春秋,只有冬夏。我坐在窗边,在这个不存在的季节,掸掸灰尘上路了。